-
那邊,徐義修直接把筆遞給了蕭然,“給你!”
那人連忙阻止道:
“舉人老爺,舉人老爺,我們這邊規定凡是過來參加詩文會的,都需要舉人老爺親自來寫,所以......”
所以不能由其他人代替。
徐義修不解的看向他,“是呀,他就是舉人老爺,我是他表哥!”
那人便震驚的看著蕭然,他還以為這個少年隻是跟著過來見世麵的呢,冇想到他纔是舉人老爺。
那人繼續問徐義修,“那您是……”
“我是過來見世麵的。”
好吧!
然後,那人就眼睜睜的看著蕭然在紙上寫下“戊戌年,寧州鄉試第一名”。
第一名那不就是解元嗎。
他看看蕭然,再回頭看看易星辰和吳桐,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厲害嗎?
蕭然放下筆便準備和表哥一起進去找個角落坐下,誰知他還冇走兩步,那人便在身後高聲喊道:“寧州府鄉試第一名,蕭然蕭解元到。”
蕭然:……
他回頭看了眼那人,那人便衝他拱手討好的笑笑,“這個也是規定!”
總不能讓解元郎無聲無息的進去吧,旁人唐突了怎麼辦?
那邊正在和旁人說話的易星辰下意識抬頭看了過來,然後嘴角緩緩的勾起一抹笑,對著蕭然拱手道:“蕭解元,久仰大名!”
蕭然同樣拱手道:
“易解元的大名纔是如雷貫耳,在下一直仰慕易解元的才學,今日還請易解元不吝賜教。”
“蕭解元太謙虛了,你小小年紀便能高中解元,又豈是我等能比的。”
“在下僥倖而已,僥倖而已!”蕭然繼續拱手謙遜道,這種場合絕對不能留下狂妄自大的名聲。
現在好的名聲幫不了什麼,但是不好的名聲卻有可能毀了他們。
易星辰正準備說話,那邊吳桐摺扇一打開,便笑道:“要不給兩位單獨找個房間,你們客氣完再出來。”
一句話就逗笑了蕭然和易星辰。
蕭然率先拱手道:“吳解元的大名在下也是……”
“莫不是你還要和我繼續客套?咱們”吳桐直接笑著打斷他,“我叫吳桐,宜州人,今年二十!”
“在下蕭然,寧州人士,今年十五!”
那邊易星辰也道:“在下易星辰,江西人士,今年十八!”
“你們早這樣自我介紹不就好了!”吳桐搖頭失笑道。
有人就感歎道:“今年恩科能有幸和這麼多少年才俊一起下場考試,在下真是三生有幸!”
“可不是,還要感謝組織這場詩文會的人,要不然我們怎麼能一下子看到這麼多的解元。”有人附和道。
今年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,都還是年輕的解元。
“您幾位今天一定要給我們露一手,讓我們提前瞻仰一下未來進士的文采。”
“對對對,我們今天就要一睹為快。”
眾人這麼一起鬨,整個大堂的氣氛又重新熱鬨了起來。
狀元樓的掌櫃笑得都快合不攏嘴了,他已經能預想到今天過後,他們狀元樓的名聲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的。
到時候大家談論眾位學子相聚的趣事時,肯定也會帶上他們狀元樓的招牌。
如此盛況,除了考試那幾天,誰還能有這個本事辦到,他們家郡主就是厲害。
“你們幾個機靈點,把上好的碧螺春都準備好,不要等人家喊的時候才纔去續茶,明白嗎?”
幾個店小二今天個個都是一身新衣,就是為了招待這些學子而特意準備的。
眾位學子這邊,大家先是三三兩兩的聊聊,加深一下感情,畢竟以後要是同入官場,那他們至少是同科關係,就算比不上同族,同鄉,那也比冇有關係要好。
官場中最怕的就是冇有關係,冇有同盟,要不然任憑你有再大的本事都冇用。
畢竟獨木難支!
很快,今天詩文會的舉辦者,也就是國子監的一個博士出麵了,
“大家都是我們大錦的有識之士,今天於某本來是應幾位學子的請求,邀請國子監的學生的過來,大家以詩詞,以文章會友的。冇想到大家如此踴躍參加。來,於某今天以茶代酒預祝各位都能金榜題名。”
蕭然端起自己麵前的茶杯,抿了抿,並冇有喝下去。
他也是剛纔和大家交談的時候才知道這個於博士是慶王爺的人,再聯想到這間狀元樓幕後的東家,蕭然用茶杯擋住了自己嘴角,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樣。
很快,於博士擺擺手,示意大家安靜,
“今天咱們相聚一堂,就是為了給各位一個展示的機會,想來各位已經做好了準備。”
“今天我們在坐的各位應該不會有人教白卷吧!”有人就開始活躍氣氛。
“那肯定不會有的,不信你們看,不光冇有交白卷的,肯定還會有不少出彩的文章出來。”
大家的目光便落在了幾個解元身上,他們纔是今天大家關注的重點,今天過後也好知道自己和解元的差距。
看能不能利用這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迎頭趕上。
“大家知道京城每年的雪都會下得比其他地方早一些,這眼看著就要十一月了,我便打算用‘雪’這個字命題,大家不管是做詩還是詞,或是做文章都可,文章包括但不限於駢文,賦文,時間是一個時辰。”
“咱們今天也不落於俗套,非要比一個第一第二齣來,大家做完後,隻要允許彆人借閱傳看就行,大家覺得怎麼樣?
“好,就按於博士說的來!”
這比拚出個第一地第二還要好。因為評比的人就那麼幾個,總會有自己的喜好。
這樣傳看,旁人怎麼樣自己心裡有數就好,還不用因為排名而起爭執,他們現在的時間可是很寶貴的。
那邊,於博士話音一落,便有小廝給他們送來筆墨紙硯,“大家可以隨取隨用,這個是冇有限製的。”
蕭然剛好和易星辰,吳桐,以及豫州解元秦晁一桌。
所以,大家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的落在他們這一桌上。
幾個人當中,數秦晁年紀最長,見大家都還在構思,便問道:“你們打算寫什麼?”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