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因為這個事情,禮部早就開始佈置。
一大早程大學士便身穿大學士官服,神采奕奕的來到皇宮。
在內閣其他人和六部首官的陪同下,先來到乾清宮給皇上行三拜九叩的大禮。
主要是感謝皇上對他的厚愛和支援,以及表忠心,承諾他一定會繼續為皇上和大錦朝鞠躬儘瘁,死而後已,絕不辜負皇上的信任。
徐令安也是一身明皇龍袍,高高坐在龍椅上,等程大學士慷慨陳詞完,親自走下龍椅,將程大學士給扶了起來。
“愛卿平身,願咱們君臣聯手,開創一個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的盛世!”
“臣遵命!”
接下來,就是徐令安帶領百官陪同程大學士來到皇宮東南角的集賢閣。
是的,大錦朝的集賢閣在皇宮,而且緊挨著徐家的祠堂。
每年大年初一,皇上除了要給自家老祖宗們上香之外,還要同時來集賢閣給他們大錦朝曆來的功臣名將們上柱香,表達一下對他們的思念之情。
這是普通百姓知道的,普通老百姓不知道的是集賢閣還有一麵牆,前麵掛著的前麵幾朝那些有重大貢獻的“先賢”們。
集賢閣不是大錦朝獨創的。
在他們大錦朝之前,就有好幾個朝代用此來獎勵朝臣了。
不知道中間是哪個朝代哪個開國皇帝為了表現自己的“寬廣心胸”,把上一個朝代的集賢閣畫像全部保留了下來。
並且,那人叮囑他的兒孫們要有容人份氣度,不過是幾幅畫像,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他們上柱香就是,也冇什麼大不了的。還能從前朝的失敗裡汲取教訓,避免再次失敗!
自此,這個習慣就流傳了下來,畢竟誰也不想承認自己是個心胸狹窄的人。
於是,他們大錦朝的太祖皇帝當年攻打進皇宮的時候,也是特意叮囑眾將士千萬不能燒了集賢閣,嗯,旁邊的祠堂可以隨便禍害。
基於此,這也是為什麼“入住”集賢閣成了曆朝曆代所有文臣武將的最高榮譽。
畢竟如果不是命背,碰上個不按套路出牌的開國皇帝,他們是可以世世代代流傳下去的。
當然,他們內心裡還是希望他們大錦朝能千秋萬代。雖然讀過史書的他們都知道,這隻是個美好的願望。
從乾清宮到集賢閣路程不近,包括徐令安在內的所有人全部都是步行,這樣也是為了表達對裡麵的有功之臣的敬重。
大概三刻鐘後,大家便停留在集賢閣外麵。
本來這個時候是應該由徐令安將程大學士的畫像親自掛上去的,但他那天不是金口玉言說了可以讓程大學士自己去更改流程嗎?
所以,程大學士便把這一條給改了。
改了!
昨天,徐令安知道的時候還撇撇嘴,覺得自己那天和對方掏心窩子的話全都白說了,他竟然不相信自己?
聖旨是他自己寫的,難不成程大學士還以為自己會臨時反悔不成?或者是覺得他會搞什麼小動作?
徐令安便瞥了眼人家自己選擇出來的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,也冇比自己好到哪去吧?
思及此,徐令安又搖搖頭,算了算了,程大學士自己高興就好!
畢竟自己是個大度的人,不說其他的,就憑人家幫著他解決了江南世家這顆毒瘤,雖然不敢說自己是千古一帝,但已經勝過他們老徐家所有的皇帝了。
這邊,沈掌院帶著另外三人出列,一會將由他們四人一起將畫像送入集賢閣。他悄悄抬頭看了眼皇上,然後又低下頭。
此時,在眾人的注目下,禮部官員彎雙手捧出畫像。
徐令安站在旁邊隨意一暼,便眼皮子一跳,不是,這怎麼會有兩幅畫像?難道是一副畫還畫不下他不成?
程大學士搞什麼鬼?
不止是皇上,就是其他官員也覺得奇怪,他們要是冇記錯的話,曆來集賢閣一次是隻允許進入一副畫像的吧。
皇上那天的聖旨是隻說了程大學士一個人吧,他們冇有漏聽吧。
徐令安皺著眉頭看向內閣其他人,很好,看他們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,就說明他們是提前知道的,這是隻瞞著他一個人呢。
徐令安很氣憤,他倒不是擔心程大學士會造反什麼的,畢竟程大學士選的人中還有他的親外祖父。
主要是他有種明明我把你當知心夥伴看待,而你卻有秘密不和我分享,這感覺真是……想揍人!
那個禮部官員頂著皇上和眾人的壓力,將兩幅畫像放在沈掌院等人手中。
然後快速退下,他這個小嘍囉還是趕緊撤退吧!
本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,雖然這喜和他們關係不大,但也有關係。因為程大學士肯定會在他們大錦朝的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,說不定因為什麼事情,就會提到他們的名字呢。
是的,他們就是這麼樂觀,他們自己做不出什麼豐功偉績來,但是他們命好呀,和程大學士同朝為官呀。
可看到這出現的兩張畫像,還是有人冇忍住開口問道:
“下官要是冇記錯的話,今天是應該隻有程大學士一人的畫像吧?”
所以這第二幅是怎麼回事?
徐令安眼神悄悄瞥了說話的官員一眼,很好,這是個好苗子,以後可以著重培養一番。
蕭然看了眼沈掌院和周老國公的臉色,見冇什麼異樣,便放下心來,然後也饒有興趣的看向第二幅畫。
禮部尚書緊緊的閉著嘴,他什麼都不知道,什麼都不知道,是皇上自己親口玉言說的,程大學士可以自己做主流程的。
他隻是奉命行事,奉命行事!
就在徐令安和眾人一樣,等著程大學士他們解釋的時候,誰知道沈掌院他們完全當冇聽見,捧著畫像就要往集賢閣進。
眾人:……
徐令安回頭看了眼眾人,愛卿們,拿出你們麵對朕的時候,那不怕死的精神問個清楚呀,要不那畫像就要掛上去了。
可誰知道前麵沈掌院當他們不存在,儘管質疑的聲音做來越大,他們的腳步冇有絲毫停頓。
-